环球播报:从9939元到13500余元,他们乐了……

2023-06-09 22:08:51 来源: 昆明日报-掌上春城

6月7日是晋宁区六街镇龙王塘村蔬菜交易市场新开业的第一天,龙王塘村村民王世熙起了个大早。

“这两天行情好,每公斤收购价3元,我这里现给现结。”电动三轮车上装满绿油油的西葫芦,收购商已在市场望眼欲穿。只见过卖家吆喝,没想到买家还抢起了“货源”。王世熙种植3亩西葫芦收获近400公斤,按市场价这一趟起码有1200元。同村的王大姐也“不甘示弱”,300公斤卖了近千元。

村民在龙王塘村蔬菜交易市场进行西葫芦交易


(相关资料图)

为促进柴河水库安置区移民增收,实现可持续发展,同时解决六街镇现有蔬菜交易市场不能满足日常交易需求的问题,2022年2月,昆明市搬迁安置办公室批准晋宁区实施“龙王塘村产业发展项目”,包含蔬菜交易市场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。项目与六街集镇市场有效衔接,既能改善群众农产品交易条件,又能带动六街镇新型农业发展。

“十三五”时期以来,晋宁区后期扶持项目以“美丽家园·移民新村”项目和产业发展配套项目为主,通过后期扶持项目实施生产开发、移民群众技能培训等,不仅完善了田间灌溉、道路通行等基础设施,还进一步提升移民村庄人居环境,改善移民生产条件,有效助推乡村振兴。据统计,移民人均纯收入由9939元增长至13500余元。

居于青山绿水间

六街镇内居住移民3066人,龙王塘村是移民搬迁村之一。走进龙王塘村,一栋栋白墙灰瓦的统规自建房整齐排列,休息亭、小花园、水池藏在树木中,移民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聊天、唱歌。

龙王塘村

村中心的莲花池是村民最喜欢的休闲地,夏日满池莲花争奇斗艳,蛙声和鸣。冬日虽少了莲花的点缀,但池边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树,成为冬日蓝天下的一抹亮色。

龙王塘村村中心莲花池成村民最喜欢的休闲地

晋宁区水库移民主要为双龙、柴河、大河3座中型水库以及外区域的车木河、以礼河等24座大中型水库迁入的移民,全区水库移民6833人。

“十三五”期间,晋宁区规划后期扶持项目共52件,规划总投资4988万元,5年来规划项目实施50个。

龙王塘村

自2021年开始,晋宁区后期扶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,以“美丽家园·移民新村”建设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重点,围绕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,实现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中长期目标,确保移民平均生活水平达到当地农村平均水平。其中,六街、上蒜、晋城、二街和宝峰5个镇(街道)共规划美丽家园建设、产业转型升级、创业就业能力建设和就业扶持、散居移民基础设施完善4类项目共26件,规划总投资规模1.58亿元。目前,已完成项目建设14件,完成投资3800万元,受益人口23800余人次,其中移民3940余人次,有效改善了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。

特色产业促增收

“从水库区搬迁出来后,我家的居住环境得到很大改善。如今,我们种植西葫芦赚了钱,还有交易市场让大家集中买卖。”谈到龙王塘村蔬菜交易市场,王世熙频频竖起大拇指。

龙王塘村蔬菜交易市场预计年收入10.5万元,扣除管理服务成本、提取20%的公益金后,剩余部分可分配盈余的20%由全村移民平均分配,60%由项目所在地村民小组全体村民平均分配,相当于移民群众有两次收益。

龙王塘村蔬菜交易市场

在另一个后期扶持项目六街镇食用豆产业专家工作站,仓库里堆满荷兰豆种苗。这些饱含科技的种苗很快就能发放到移民手上。移民种植出来的荷兰豆都在豌豆市场交易。

中午时分,豌豆交易市场内人声鼎沸,一车车装好筐的荷兰豆即将通过陆运送往广东、香港等地。这里日交易量有600多吨,年销量10万吨,年交易额在10亿元以上。

村民正在分拣荷兰豆

六街镇主要经济作物有荷兰豆、西葫芦和花菜。其中,荷兰豆种植面积最大、产值最高,且品质优。近年来,六街镇积极探索产业结构调整模式,开辟了一条以种植荷兰豆为主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。农户除了通过种植荷兰豆获得收益外,部分农户还通过从事荷兰豆的收购、销售、分拣整理、搬运储存等工作获得收益,荷兰豆种植已成为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。

如今,六街镇已成为全省以及广西、贵州等邻省(区)部分荷兰豆种植地区的交易集散中心。在此交易的荷兰豆除了销往东三省及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城市,还出口到日本、韩国等国家,荷兰豆交易量、交易额、现金量、人流量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。

村民正在分拣荷兰豆

目前,宝峰多肉产业开发项目正在推进,是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竞争性立项项目,项目总投资3104.19万元,其中争取省级移民资金900万元、市级移民资金549万元。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建成,届时将成为移民群众的又一增收好产业。  

来源:昆报头条(ID: kbtt666)
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:张星宇/文
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:李海曦/图
责编:陈鹏
编审:吴晨萍
终审:周健军

标签:

[责任编辑:]
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