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分类与作用

2023-09-08 11:21:29 来源: 个人图书馆-医学abeycd

一、水杨酸类

阿司匹林 Aspirin

(乙酰水杨酸、醋柳酸)


(相关资料图)

由水杨酸和无水醋酸相作用而成。

【作用与用途】临床用于解热镇痛、抗炎、抗风湿,此外尚有预防血栓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作用。

【体内过程】口服后易吸收,从胃开始,小肠上部吸收大部分。起效快,口服2h后,血浆浓度即达高峰,吸收以后分布于各组织,能透入关节腔、脑脊液和乳汁中,亦易通过胎盘。在肝内代谢转化,并以其代谢产物的形式从尿排出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

(1)解热镇痛 成人每次服0.3~0.6g,3次/d,或需要时服。小儿5~10mg/(kg·次),需要时服。常与镇静剂苯巴比妥或抗组胺药组成复方制剂。

(2)抗风湿

成人剂量:口服,0.6~lg/次,4~6g/d。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。

小儿剂量:口服,80~100mg/(kg·d),分3~4次服用,同时服用维生素K,一般总剂量不超过3.3g/d。病情基本控制约2周后,减为60mg/(kg·d)。单纯关节炎者疗程4~6周;有心脏炎症的患者,辅助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,需8~12周。治疗期间应査血清水杨酸浓度,以协助调整剂量并避免水杨酸中毒,血清水杨酸浓度应为20~25μg/ml。

对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,剂量同上。疗程更长,至少2~3个月。一般需6个月以上,甚至数年。因此更应注意其副作用。

(3)预防血栓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 成人每日1次,每次0.3g。小儿主要用于对川崎病的治疗,急性期给予80~100mg/(kg·d),体温降至正常后减至30mg/(kg·d),血沉等正常后减至10mg/(kg·d),顿服。近年来倾向给予小剂量30mg/(kg·d),体温降至正常后减为3~5mg/(kg·d)。

【不良反应】在解热镇痛剂量下不良反应较少,大剂量、长期使用时,则常有不良反应。

(1)胃肠道反应 口服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,引起上腹部不适、恶心、呕吐。大剂量可引起不易察觉的胃出血,胃黏膜可出现散在溃疡性和出血性损害。久用可致溃疡或加重溃疡病发作。其原因除局部作用外,与前列腺素合成被抑制有关。前列腺素能使胃酸的分泌大为减少,减少胃酸的刺激和腐蚀作用。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,致使胃黏膜失去前列腺素对它的保护作用,而易于受到损害。

(2)对血液的影响 用药后出血时间延长,可持续4~7日,这是抑制血小板凝集所引起的。大剂量时可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,这可能因水杨酸盐干扰了肝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之故,可以口服维生素K防治。

(3)对肝、肾的损害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致轻度肝损害,主要表现血清转氨酶升高。多见于治疗小儿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时。肝损害是可逆的,停药后可恢复。长期服用本品亦可致肾损害。

(4)水杨酸中 毒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致头痛、头晕、耳鸣、视听减退。重者有精神紊乱、呼吸加快、酸碱平衡障碍、皮疹和出血。亦可有肝损害、转氨酶极度升高、黄疸,此时应立即停药,紧急抢救。

(5)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皮疹、哮喘、血管神经性水肿或黏膜出血等过敏反应。严重哮喘可能致死。其过敏反应与抑制前列腺素生成有关,因前列腺素E对支气管平滑肌有强大抑制作用。

【注意事项】

(1)发热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防御性反应,因此只有在高热时,至少38.5℃以上才服退热药。服药后应多饮水,避免因出汗多而致虚脱。

(2)大剂量抗风湿治疗时应同时服用维生素K。

(3)注意胃肠道反应,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的刺激。

(4)大剂量抗风湿治疗,服药后1~2周应复查肝功能,以后定时1个月左右复查1次。长期服用应进行尿常规检查。

(5)注意水杨酸中毒症状,如有发生应立即停药,并及时抢救。

【制剂规格】片剂:0.05g,0.1g,0.2g,0.3g,0.5g;泡腾片:0.3g,0.5g;肠溶片:0.3g,0.5g;复方阿司匹林片(APC)含阿司匹林0.22g,非那西丁0.15g,咖啡因0.035g。服法:成人1~2片/次,3次/d;小儿2~3岁每次1/4片,4~6岁每次1/3片,7~12岁每次半片,3次/d(注意长期服用可导致药物依赖性,并可能造成肾损害)。

阿司匹林赖氨酸盐 Aspirin-DL-Lysine

(赖氨匹林、Aspegic、Aspisol、Venopirin)

本品是阿司匹林与赖氨酸的复盐,可用作肌内和静脉注射,避免了对胃肠道的刺激。而且起效快,维持时间长,血药浓度高,作用强。并具有不良反应少,毒性低的特点。

【作用与用途】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、疼痛,作为退热止痛药使用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

成人剂量:肌注、静注,0.9~1.8g/次。

小儿剂量:肌注、静注或静滴,10~25mg/(kg·次)。

每瓶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溶解后使用。静滴时将溶解后的药液置于莫菲壶内快速滴入,以防药物水解刺激性增强。

【不良反应】偶有轻微胃肠道反应及出汗。肌注有疼痛感。

【制剂规格】粉针剂:0.9g (相当于阿司匹林0.5g),0.5g(相当于阿司匹林0.28g)。

卡巴匹林钙 Carbasalate Calcium

(速克痛、乙酰水杨酸钙脲)

本品为阿司匹林钙盐与尿素的络合物。它具有阿司匹林的解热、镇痛,抗炎和抗血小板凝集作用。特点是不良反应小,对胃肠道几乎无刺激性,在水中溶解迅速,体内吸收快,起效快。口感好,稳定性高。根据重量比较卡巴匹林钙相当于300mg阿司匹林。

【作用与用途】治疗感冒发热、头痛、牙痛、神经痛等。亦用于抗风湿治疗。可防止心脑血管意外事故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

成人剂量:1~2袋/次(600~1200mg),每日3次,一日不得超过6袋;预防心脏病发作,减少心脑血管意外事故,一次用量为60mg或100mg。

小儿剂量:参考相应阿司匹林剂量使用。

【不良反应】对胃肠道很少有刺激性,长期高剂量情况下可能出现大便潜血。

【制剂规格】散剂:50mg,100mg,150mg,200mg,300mg,600mg。

二、乙酰苯胺类

本类药物包括非那西丁,对乙酰氨基酚等。非那西丁副作用多,已不单独使用,常与阿司匹林、氨基比林等组成复方制剂。

对乙酰氨基酚 Paracetamol

(扑热息痛、醋氨酚、Acetaminophen)

为非那西丁的体内代谢产物,药用为化学合成品。近年来广泛作为小儿退热药使用。

【作用与用途】本品有解热镇痛作用,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,镇痛作用较弱。消炎抗风湿作用远弱于阿司匹林,无抗血小板聚集作用,用于感冒发热、关节痛、神经痛及偏头痛等。

【体内过程】本品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,服后30~60min血药浓度达到高峰,在肝中代谢转变为羟基化的代谢物,此代谢物能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,引起发绀。本品3%以原型,80%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从尿排出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

成人剂量:口服,0.25~0.5g/次,3~4次/d。每日总量不宜超过2g,疗程不宜超过10日。

小儿剂量:口服,10~15mg/(kg·d),3~4次/d。

【不良反应】治疗量时不良反应较少,对胃肠刺激小,不易引起出血,可有厌食、恶心、呕吐等。偶可引起正铁血红蛋白血症而出现发绀。

大剂量时可引起肝、肾损害。口服8~15g可发生严重肝坏死,并可于数日内致死。长期服用本品常用剂量亦可产生慢性肝细胞坏死。原有肝疾患的患者更易发生本品所致的肝损害。

3岁以下小儿最好不用。因3岁以下小儿尤其是新生儿,肝、肾发育未成熟,肝代谢功能及肾功能低下,肾容易受损。

【制剂规格】片剂:0.3g,0.5g;胶囊剂:0.3g;溶液剂:8%;注射剂:0.075g(1ml),0.25g(2ml);口服液:0.25g(10ml);滴剂(10%);60ml,120ml;氨酚待因片: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0.5g及可待因84mg。

贝诺酯 Benorilate

(扑炎痛、百乐来、Benoral、Benortan)

本品为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以酯键结合的中性化合物。

【作用与用途】本品为一新解热、镇痛、消炎、抗风湿药。主要用于解热、镇痛。

【体内过程】口服后在胃肠道不被水解,易吸收并迅速在血中达到有效浓度,在体内去乙酰化形成水杨酸及对乙酰氨基酚。半衰期(t1/2)为1h,在肝中代谢,由尿中排泄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

解热镇痛:成人,0.5~1g/次,3~4次/d;小儿15~25mg/(kg·次)。

治疗类风湿及风湿性关节炎:成人,每次3~4次/d;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,对年长儿次,3~4次/d。

【不良反应】胃肠道不良反应有恶心、呕吐、胃灼热、便秘。还可能发生嗜睡、头晕、定向障碍。用量过大时,少数人有耳鸣及耳聋。

【注意事项】肝、肾功能损害者慎用,阿司匹林过敏者慎用。

【制剂规格】片剂:0.28g,0.5g。

三、吡唑酮类

属于本类药物有安乃近、氨基比林、安替比林、保泰松等。此类药物因不良反应多目前已极少应用。氨基比林不良反应也较多,很少单独使用,多用在解热镇痛成药中。

安乃近 Analgin

(诺瓦经、罗瓦尔精、Novalgin)

本品为氨基比林与亚硝酸钠的加成物。

【作用与用途】本品解热作用强而迅速,镇痛作用亦较强。因肌内注射不良反应多,甚至可引起死亡,目前已很少应用。目前主要用口服片剂或滴剂,用于退热止痛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

成人剂量:口服,0.3~0.6g/次。

小儿剂量:口服,10~20mg(kg·次)。

【注意事项】严格控制剂量,防止虚脱。偶可引起过敏性皮疹和药热。有引起粒细胞缺乏的可能,不宜长期使用。对吡唑酮类药有过敏史者禁用。

【制剂规格】片剂:0.25g,0.5g;滴剂:20%;滴鼻剂:10%~20%。

四、邻氯苯甲酸类

双氯芬酸 Diclofenac

(双氯灭痛、扶他林、双氯炎酸钠、Voltaren)

【作用与用途】本品系邻氯苯甲酸类的非甾体解热、镇痛、消炎药。其作用比吲哚美辛强2~2.5倍,比阿司匹林强26~50倍。特点是药效强、不良反应少、剂量小、个体差异小。口服吸收迅速,服后内血药浓度达高峰,关节腔内浓度高,持续时间长。

临床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,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及发热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

成人剂量:口服,25~50mg/次,分3次;肌注,75mg/次。小儿剂量:口服,2~3mg/(kg·d),分3次;肌注,1.5mg/(kg·次)。

【不良反应】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和肝、肾功能异常。偶可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。

【制剂规格】片剂:25mg;注射剂:75mg(2ml);栓剂:50mg;乳胶剂:1%。

五、吲哚类和有机酸类

吲哚美辛 Indometacin

(消炎痛、Indomethacin、Inteben、Indocin)

本品属吲哚结构的有机酸。

【作用与用途】虽有明显解热镇痛作用,但因不良反应较严重,一般不作为解热镇痛药使用。本品主要用于对水杨酸类药物不耐受或疗效不好的强直性脊柱炎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。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,通过抑制前列腺素而使未闭导管收缩。治疗眼科疾病色素膜炎、青光眼、角膜炎及巩膜炎。对巴特(Batter)综合征有显著疗效。可能与本品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使肾小管对钠和氯的再吸收障碍得到改善有关。近年有人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,对减少蛋白尿有一定疗效,但副作用大,宜慎用。

【体内过程】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,1~4h达血药浓度峰值,t1/2为2h。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0%,仅有少量进入脑脊液。约50%经肝去甲基代谢,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脱酰化。50%于48h从尿中排出,部分经胆汁或粪中排出。有肝肠循环。其动力学可受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,晨7时服药比晚7时服药血药峰值高,吸收快,作用维持时间长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抗风湿治疗开始时服每次25mg,一日2~3次,饭后服用(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)。如未见不良反应,可逐渐增至每日125~250mg。小儿剂量为1~3mg/(kg·d),分2~3次服。栓剂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,维持药效时间较长。

【不良反应】

(1)胃肠道反应有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溃疡,有时引起胃出血及穿孔。

(2)头痛、眩晕等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为20%~50%。

(3)可引起肝功能损害,转氨酶升高,黄疸。

(4)抑制造血系统,粒细胞减少、再生障碍性贫血偶有发生。

(5)过敏反应,常见有皮疹、哮喘。

【注意事项】

(1)溃疡病、震颤麻痹、精神病、癫痫、支气管哮喘,肾功能不全患者忌用。

(2)国外有小儿服用本品引起死亡的报道,小儿对本品敏感,故应慎用。

【制剂规格】片剂、胶丸剂:25mg;栓剂:25mg,50mg,100mg。

托美丁 Tolmetin

(痛灭定、托麦汀、Tolectin)

【作用与用途】本品为吡咯醋酸的衍生物,其药理作用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相似,不良反应较轻,易为患者耐受。在美国为治疗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药物之一。

【体内过程】口服吸收快而完全,服药后20~60min,达血药浓度高峰值随后较快降低,t1/2为1h。24h尿中排出99%,其中50%~70%为无活性的代谢物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

治疗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:开始用量一次400mg,一日3次。奏效后根据病情调整剂量,一般为每日600~1800mg。

治疗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:15~30mg/(kg·d),平均20mg/(kg·d)。

【不良反应】

(1)胃肠道反应有上腹部不适,食欲减退,恶心、呕吐。偶见胃肠道出血。

(2)头痛、头晕、耳鸣、耳聋等神经症状,较吲哚美辛少见。

(3)其他有面部潮红、荨麻疹和水肿。

【制剂规格】片剂:200mg。

舒林酸 Sulindac

(奇诺力、Clinoril、MSO)

【作用与用途】本品是一非甾体类抗炎药。口服吸收后经过两步生物转化:可逆还原成硫化物代谢产物及不可逆氧化为无活性的砜代谢产物。这些代谢产物是有效的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。

本品具有较强的解热、镇痛、抗风湿作用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、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等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

成人剂量:口服,每日400mg,每日1次或2次。

小儿剂量:口服,2岁以下,起始剂量为4.5mg/(kg·d),伴随食物分2次服用。若病情未控制,则可增加至6.0mg/(kg·d)。通常剂量为2~6.0mg/(kg·d)。

【不良反应】出现不良反应较轻微。可有胃肠道反应、头痛、头晕、耳鸣、过敏反应性皮疹等。【制剂规格】片剂:150mg,200mg。

六、芳香基丙酸类

布洛芬 Ibuprofen

(拨怒风、异丁苯丙酸、异丁洛芬、Brufen)

【作用与用途】布洛芬具有抗炎、解热、镇痛作用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,疗效近于阿司匹林。胃肠道不良反应少,患者易于耐受。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,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。亦有解热镇痛作用,用于头痛、牙痛、神经痛等中等程度疼痛。

【体内过程】口服后1~2h血药浓度达峰值。t1/2为2h。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%,可缓慢进入滑膜腔,并在此保持高浓度。在体内代谢后,大部分从尿中排出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

(1)抗风湿 成人0.6~1.2g/d,分3次服。

(2)治疗小儿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20~40mg/(kg·d),分3次服。

与氯苯那敏等制成复方制剂,治疗感冒、发热。

【不良反应】偶见轻度胃肠道反应,重者可致溃疡及出血。有时可有血清转氧酶升高、过敏性皮疹。【制剂规格】片剂:0.1g,0.2g;缓释胶囊剂:300mg。

萘普生 Naproxen

(消痛灵、Naprosyn)

【作用与用途】萘普生为芳香醋酸衍生物,为一高效低毒的消炎、镇痛、解热药。临床用于治疗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及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。

【体内过程】本品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,一次给药后2~4h血药浓度达高峰,在血中99%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,t1/2为13~14h。约95%自尿中以原型及代谢产物排出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

治疗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:口服剂量为500~750mg,分2次服,轻中度疼痛时,开始用500mg,必要时经6~8h再服250mg,日剂量不得超过1250mg。肌内注射,100~200mg/次,1次/d。治疗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:口服,10~20mg/(kg·d),分2次服;肌内注射,2~4mg/(kg·次),1次/d。

【不良反应】胃肠道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阿司匹林低。

(1)胃肠道轻度不适,偶见恶心、呕吐、消化不良、便秘。

(2)头痛、头晕、耳鸣、瘙痒、皮疹、血管神经性水肿、视觉障碍及出血时间延长,一般不需中断治疗。

【注意事项】

(1)本品与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有交叉过敏反应,对阿司匹林过敏者禁用。

(2)对有溃疡病的患者慎用。

(3)本品可加强双香豆素的抗凝血作用。

【制剂规格】片剂:0.1g,0.2g,0.25g;胶囊剂:0.125g,0.2g,0.25g;注射剂:100mg(2ml),200mg(2ml);栓剂:0.25g。

标签:

[责任编辑:]

最近更新